产品类别
Product category手机直线服务:
15962099805行业动态
网站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行业动态- 阐述再生塑料颗粒和限塑令的概念及现状
- 2018/11/16 阅读次数:[1146]
近日,欧盟委员会提出“限塑令”方案,计划禁止销售吸管、棉签棒等一次性塑料用品。虽然该方案还需欧洲议会批准,但德国多家超市已纷纷推出“限塑”计划。
一些快餐巨头也纷纷行动起来。星巴克日前宣布,全球所有店面将在2020年前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。麦当劳表示,英国和爱尔兰分店从9月起将把所有塑料吸管换成纸制吸管。宜家也在不久前宣布,要在2020年前逐步淘汰掉门店的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。
“白色污染”的危害毋庸置疑。欧洲环保组织“处于危险的海洋”提供的数据显示,每年约有1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,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。
减少塑料垃圾、治理“白色污染”,国外政府和相关企业一直在积极行动。反观我国,虽然“限塑令”已颁布十年,但效果甚微,甚至出现塑料袋使用量不降反增的窘境。
且不说集贸市场和私人菜店塑料袋随手可拿,即便在很多大型连锁超市,装果蔬生鲜的塑料袋也是免费供应。而迅速崛起的外卖大军又极大地增加了塑料袋等制品的用量,让“白色污染”雪上加霜。为何政府禁令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?笔者认为,宣传和监管的缺位是首要原因。
实际上,很多民众,甚至超市、电商都没有意识到,一个小小的塑料袋会对地球和未来产生何种危害。虽然“限塑令”曾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、报刊杂志、互联网等媒体,广泛宣传“白色污染”的危害,号召民众和企业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。然而,“限塑”宣传热过去后,现在已经很难在媒体上看到相关内容。与此同时,教育和科普工作也后继乏力。我们在宣传上仍缺乏细水长流的恒心。
严格执法同样是确保限塑成效的重要手段。而执法不严、惩罚力度不足,也让不法企业钻了空子。“限塑令”曾要求,工商、质检、环保、财税、科技等部门合作,确保各项限产限售限用措施落实到位。然而,违规塑料袋生产源头隐秘,使用又分散,为执法增添了难度。而且,其涉及部门较多,难免导致权力分散和责任推诿。
面对愈发严重的“白色污染”和日渐式微的限塑效果,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。相关部门须对治理塑料垃圾给予更多关注,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加大惩处力度。同时,媒体应加大关于“白色污染”危害的宣传力度,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,使其认识到减少塑料垃圾和治理大气、水污染一样重要。
另一方面,科技部门也应担负起职责。相关科研机构应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,同时努力开发塑料制品的廉价、环保替代品。塑料袋的确给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,但如果有同样便利的“环保袋”,人们可能会自动放弃“白色污染”而选择“绿色环保”。
-
上一张:大丰贝迪的PE再生料它有怎样的优点呢
下一张:再生塑料颗粒可以推进废旧地膜有效回收